诚信与文化是一对“情侣”
来源:公安局宣传处 时间:2022-04-29 16:20
   诚信又可以称之为“信诚”、或称“诚与信”。诚信和文化的结合,在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许多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法学家,都对诚信有过精辟的论述,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有关诚信文化的经典名言。大圣人孔子认为:如果需要在“足食、足兵、足信”三者中选一重点,“足食”、“足兵”均可以放下,而唯独“足信”不可动摇。《左传》中有言:“信,国之宝也。”把诚信视为治国之根本法宝,是中华诚信与中华文化结合的最高境界。历史名人王安石也认为:“自古驱民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大学问家对诚信的认识,就是中华诚信文化的浓缩和聚焦,是中华几千年诚信与文化共同成长发展的历史记录。可以说,诚信与文化的紧密结合融为一体,锻造了中国诚信文化的独特和厚重,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给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增添了许多绚丽多彩的华章,书写出众多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的历史典故。

  诚信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最值得炫耀的文化精华。诚信不仅仅是个人必备的优秀品质,更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经商之魂、强国之源。唐代大臣魏徵曾说:“夫妻有恩矣,不诚则离。”一个家庭中夫妻之间如果彼此缺乏诚信,互无信任作为家庭维系的基础,家庭必然四分五裂。这个理论至今也在不断被印证。家庭如此,朋友有何从不是这样。前几年,我听到一个借钱的故事。一位成功女士在外出旅游中,突发在旅游景点附近购房的念头,苦于没有半点思想准备,没能够带一批资金在身边,也没有带银行卡,于是她想到自己的众多朋友,决定找几个最要好的朋友借钱,解决购房的首付。她也想通过此举,测试一下自己在朋友中的诚信度怎样。打定主意,她立马给三位有可能借得出钱的朋友发微信,商借一笔巨款,声明半年内一次性还请。一天后,这位成功女士终于收到朋友的反馈信息,结果惊人相似,三位好友言明不同理由并告知:对不起,不借!之后,该女士打消购房念头,回家后请几位朋友聚餐,好问明缘由。朋友们说:如今社会上骗子太多,信息泄露成常态,假冒朋友名义诈骗的例子层出不穷,一个短信就敢借巨款,你的想法太天真。如果真是你要借,首先得给我们电话,然后再发微信。这位女士觉得朋友们说的对,当今社会上不诚信现象比比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这位女士因社会不诚信耽误了购房的计划倒没什么大碍,如果是真正有难却被耽误了,可是要出大事,甚至导致人生悲剧发生。想想不讲诚信有多么的可怕。

  诚信在行业之间、单位之间、家庭之间、国家之间都是一种衡量的标尺,是否能够交往和合作,相互之间的信任度是最起码的衡量因素,是做人做事的基准点。

  诚信在为政为官、经商合作上尤为重要。为政不诚信,长官言之无信,必将政通阻隔,政令不通。官民间无诚信,必然是官不像官,民不像民,江山社稷迟早得地动山摇。我们常常从媒体中了解到农民工进城打工不能按时按量得到自己的劳动报酬,经常被老板坑蒙拐骗,故意拖延支付工资报酬,导致处于弱者的农民工不得不上法院打官司。这种不见诚信,唯利是图的老板,不但事业不能够发达兴旺,还必然会被自己不诚信的雕虫小技弄的身败名裂,失去社会认同,失去人气、财气、运气,最后来只能做孤家寡人,臭名远扬。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与西北一位家族中型企业主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内家族企业大都是三年五年就不行了?我们交谈中得出三个结论:一是知识层面不高,后继薄发无力;二是用人不当,重家族、重亲情、轻视能人、发现不了高人,惧怕外人当政,害怕钱流入别人荷包;三是没有支撑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在经济大潮中随波逐流,无主心骨。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国内家族企业只能够陷入命运不长的泥潭。因为有经验、有知识、有胆识、有远见的现代企业人才难以在家族企业掌舵,难以进入决策层面,说白了就是对家族以外的人没有诚信、不讲诚信、不愿诚信,也看不到家族以外人员的诚信,更不能培养家族以外人员的诚信。由此可见,企业诚信、经营诚信是企业兴衰的根本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培养企业诚信文化,造就企业诚信文化,是所有企业的长远大计。

  诚信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诚信在文化中形成、升华、重生、发光,文化为诚信发展创造了机会,文化丰富了诚信的内容,文化推动诚信趋向更加完美。而诚信又担纲着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没有诚信诠释的文化,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文化。诚信与文化的结合,犹如一对”情侣“,成就了诚信文化。诚信文化是强国、强政、强法、强民的需要,是中国进一步走向繁荣昌盛的文化保障,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支撑。

  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诚信文化要走向国家层面倡导的优秀文化,要求全党全民“要讲社会诚信,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把诚信文化倡导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层面,构建国家诚信制度,对不诚信的现象和行为,运用法律法规手段实行制裁,这是诚信文化在我国发展的新高峰、新起点。作为一名法治文化工作者,在这场社会诚信大构建、大倡导、大创新中,理应为国家诚信体制机制的建设,为国家诚信文化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倡导诚信摇旗呐喊,大声疾呼,尽快推动诚信文化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运用法律法规利器,及时制裁不诚信的现象和行为,通过法治治理,张扬诚信正气,扶助诚信文化。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